【服務對象】96學年度上學期台中信義國小讀經工作隊307
【每週進度】
10/08(一)課程第一次開始,問問小朋友之前帶到哪,想從哪開始上,最後決定從學而篇開始囉。
10/15(一)大部份小朋友會背第一則和最短的第三則。我們也分了組,只是分組唸的時候,小朋友還是會趁別組唸的時候聊天,這是不好的習慣喔。今天的秩序不好,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控制自己。
● 學而第一則原文&翻譯:
《原文》子曰:『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(ㄩㄝˋ)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』
《翻譯》孔子說:『學到了新東西,時常去復習,它不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嗎?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,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嗎?自己學問有了成就,而不為他人所知,心中卻沒有怨意,不是一個很有道德修養的君子嗎?』
● 學而第二則原文&翻譯:
《原文》有子曰:『其為人也孝弟(ㄊ一ˋ),而好(ㄏㄠˋ)犯上者,鮮(ㄒ一ㄢˇ)矣;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,孝弟也者,其為仁之本與?』
《翻譯》
● 學而第三則原文&翻譯:
《原文》子曰:『巧言令色,鮮(ㄒ一ㄢˇ)矣仁。』
《翻譯》孔子說:『故意說些好聽的話,以博取他人歡心;故意裝出恭敬的樣子,以奉承他人,這種人少有仁德之心。』
10/22(一)今天秩序好多了,大家唸的時候也比以前更好了,下次大家也是要一樣喔。對了,今天有小朋友問有關昨天快樂星期天校園歌喉戰的事,在這邊來為大家解答一下囉!中興大學校園歌喉戰的確在2007年上半年五月就開始初賽囉,決賽在六月,我們自己也不知這那麼晚播出!
● 學而第四則原文&翻譯:
《原文》曾子曰:『吾日三省吾身,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』
《翻譯》曾子說:『我每天一定會反省這三件事,第一:替別人辦事,有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?第二:和朋友相處,有沒有不誠實或不信用的地方?第三:老師教我新的知識、學問,回家有沒有溫習?』
● 學而第五則原文&翻譯:
《原文》子曰:『道千乘(ㄕㄥˋ)之國,敬事而信,節用而愛人,使民以時。』 《翻譯》孔子說:『治理一個有千輛的兵車的國家,要謹慎小心處理政事,而且發號司令要樹立威信;要節制國家的財政用度;而且要愛護國民;徵用老百姓服役在農閒暇時候。』 ● 學而第六則原文&翻譯: 《原文》子曰:『弟子入則孝,出則弟,謹而信,汎(ㄈㄢˋ)愛眾,而親仁。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。』 《翻譯》孔子說:『子弟在家要孝順父母,出外要敬愛長輩,說話要謹慎和信用,普遍地關愛大眾,親近有仁德的人。這樣恭行實踐,如果還有多餘的心力,就可學習書本上知識。』 ● 學而第七則原文&翻譯: 《原文》子夏曰:『賢賢易色;事父母,能竭其力;事君,能致其身;與朋友教,言而有信。雖曰未學,吾必謂之學矣。』 《翻譯》子夏說:『對待妻子,能夠尊重她賢良的品德,而不重視她美好的容貌;服侍父母,能夠竭盡自己心力;事奉國君,能捨身獻命;和朋友相交,說話誠實守信。這樣的人雖然沒學過什麼,但我會說他已經學了。』 ● 學而第八則原文&翻譯: 《原文》子曰:『君子不重則不威,學則不固。主忠信,無友不如己者,過則勿憚(ㄉㄢˋ)改。』 《翻譯》孔子說:『君子舉止不莊重,則儀態不威嚴。』 10/29(一)、11/05(一)因期中考,故停兩次課。 11/12(一)本週大家換了位置,我嚇了一跳。今天大家變乖了,但老師們希望你們大家都可開口一起唸,希望本週因昨晚睡眠不佳或睡不飽的小朋友,可以改善囉!對了,老師我並不是不想記你們的名字,是因為我如果要看你們衣服上的座號在看講台上那張,很麻煩,因為你們衣服有時會遮到,我跟本就看不到啦,有座位表就可直接對了阿,順便看看誰是最最最乖小孩囉! ● 學而第九則原文&翻譯: 《原文》曾子曰:『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矣。』 《翻譯》曾子說:『在父母壽終的時候,辦理喪事要謹慎辦理;對於遠代祖先要誠敬追念致祭。在上位的人能夠這樣做,百姓受感化,民情風俗自然會淳厚。』 學而第十則原文&翻譯: 《原文》子禽問於子貢曰:「夫子至於是邦也,必聞其政,求之與?抑與之與?子貢曰:「夫子溫﹑良﹑恭﹑儉﹑讓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?」 《翻譯》子禽問子貢說:『我們老師每到一個國家,必然興聞這個國家的政事,究竟是老師自己講求的呢,還是國君情願告訴他的呢?』子貢說:『老師待人容色溫和、性情平易、態度恭敬、生活檢樸、言語謙遜。由於這五種美德,深受國君的欽佩,所以每到一個國家得以興聞這個國家的政事。老師得興聞這一國的政事,原不是出於自己的講求。即使是老師自己的請求,那或許也不同於別人的請求吧!』 ● 學而第十一則原文&翻譯: 《原文》子曰:『父在,觀其志;父沒,觀其行;三年無改父之道,可謂孝矣。』 《翻譯》孔子說:『父親在世的時候,人子應當觀察父親的志向,以便有所承順;父親去世以後,就應考察父親的遺行,以便有所繼述;在居喪三年之中,由於孝子的一片哀慕之心,不忍改變他父親生前的行事,能這樣做可以說做到盡孝。』 ● 學而第十三則原文&翻譯: 《原文》有子曰:「禮之用,和為貴。先王之道,斯為美;小大由之。有所不行,知和而和,不以禮節之,亦不可行也。」 《翻譯》有子說:『與人約信而合於義理,所約的話才可實踐。對人態度恭敬而合禮節,才能避免被人鄙笑的恥辱。所親近的不失為他應當親近的人,那麼,這人也就很質得尊敬了。』 11/19(一)本週老師自己真的很不喜歡這樣的自己,因為擺一個臉色發脾氣說大家不好,不是我自己想要的自己。但小朋友們如果自己都不自愛,那老師就要很辛苦的擺一個臭臉給大家看!我想大家一定也不想要…!我也知你們唸的很累、很口渴,但你們還記得一開始老師用分組的方式嗎?這就是不想你們那麼辛苦唸,但我發現卻有小朋友趁著閒置說話、聊天,秩序是亂的不可收拾,如果你們有機會也可上來看看自己的班上。有人配合度低,看到別人這樣,心想為何台上老師不糾正你,老師只是不想傷害你而已,但也不要太過份好嗎?今天是我非常傻眼的第一次,也是我帶你們完後最累的一次,希望下次改進好嗎? ● 學而第十二則原文&翻譯: 《原文》有子曰:「禮之用,和為貴。先王之道,斯為美;小大由之。有所不行,知和而和,不以禮節之,亦不可行也。」 《翻譯》有子說:『禮的作用,以達到自然和諧為可貴。古代聖明的君王治理國家的道理,就是以發揮這種和諧精神為極致。無論政事大小,都依循這個原則去處理。這樣如果還有行不通的地方,是由於行禮的人只知和諧可貴,凡事不合於禮的節度,也一概求其和諧,不用合理的原則去加以節制,也是行不通的。』 ● 學而第十四則原文&翻譯: 《原文》子曰:「君子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,敏於事而慎於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謂好學也已。」 《翻譯》孔子說:『君子對於飲食,無暇專求飽足。對於居住,也無心專求安適,但做事卻很勤奮,說話又很謹慎,自己心中覺得有疑慮的時候,就向有學問的、道德的人虛心求教。能這樣做,可以說是真正好學的人。 ● 學而第十五則原文&翻譯: 《原文》子貢曰:「貧而無諂,富而無驕,何如?」子曰:「可也;未若貧而樂,富而好禮者也。」子貢曰:「詩云:『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』,其斯之謂與?」子曰:「賜也,始可與言詩已矣,告諸往而知來者。」 《翻譯》子貢說:『一個人雖然貧窮,卻能夠不向他人拍馬屁;雖然富有,卻能夠不在人前驕傲。這兩種人的態度怎麼樣呢?』孔子說:『大致可以,但是還不如雖然貧窮,卻樂於求取做人的道理;縱使富有,卻仍然愛好遵禮行事。』子貢說:「詩經上說『譬如治理牛骨和象牙,分切開了,還要磋得光滑;又如治理玉石,雕琢好了,還要磨得細。』這都是精益求精的道理。我說了一層比較淺近的道理,老師就拿更深一層的道理來教我,那道理就是詩經上說的這個意思吧!」孔子說:「賜阿,這才可以跟你談詩了,因為告訴你已經說出的道理,你就能悟知我沒說出的道理。」 ● 學而第十六則原文&翻譯: 《原文》子曰:「不患人之不己之,患不知人也。」 《翻譯》孔子說:『不必擔憂別人不知道自己的才華道德,而該憂慮不知道別人。』 11/26(一)因校運補假,故停課一次。 12/03(一)本週我訂了幾個規則,希望大家可謹記在心。第一:不准上課睡覺(包含趴著睡覺);第二:不准吵鬧、聊天;第三:不做其他不關於讀經的事;第四:沒有開口唸或翻開書(包含翻錯頁書之人)會被貼黑圈圈。本週大家情況好多了,但還是有些人不唸,下次我會執行的。 ● 為政第一則原文&翻譯 《原文》子曰:「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,而眾星共之。」 《翻譯》孔子說:「國君憑著道德力量去治理國政,好比北極星一般靜靜地居留在它固定的位置,而其他眾多的星辰都在四周環繞,歸向於它。」 ● 為政第二則原文&翻譯 《原文》子曰:「詩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『思無邪。』」 《翻譯》孔子說:「詩經三百篇,用一句話來概括它的用意,就是詩人作詩的思想,是完全沒有邪念的。」 ● 為政第三則原文&翻譯 《原文》子曰:『道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;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。』 《翻譯》孔子說:『用政令引導人民,如果不肯服從,就用刑罰整治他們,使他們的行為歸於一律。這樣,人民只暫時避免刑罰,卻沒羞恥心;如果用道德去引導人民,進而以禮教去整治他們,使他們的行為趨向齊一,那麼人民不但有羞恥心,而且還能徹底改邪歸正。』 ● 為政第四則原文&翻譯 《原文》子曰:『吾十有五而志于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。』 《翻譯》孔子說:『我在十五歲的時候,就有志於求知識和做人的道理;到了三十歲,學問、道德有了相當成就,而能卓然自立;到了四十歲,就能明白事理,而心中沒有疑慮;到了五十歲,就能通達宇宙間一切事物自然演變、自然進行的原則;到了六十歲,耳邊一聽到別人說話,就能融會貫通,不覺得有逆耳地方;直到七十歲,就能想到哪做到哪,思想言行不會超越法度,而自然合乎做人道理。』 ● 為政第五則原文&翻譯 《原文》孟懿子問孝。子曰:『無違。』樊遲御,子告之曰:『孟孫問孝于我,我對曰「無違」。』樊遲曰:『何謂也?』子曰:『生,事之以禮;死,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。』 《翻譯》魯國大夫孟懿子問孔子有關「孝道」。孔子說:『不違背禮制,就是盡孝。』樊遲替孔子駕車,孔子告訴他說:『孟孫曾向我問孝道,我答覆他說「不違背禮制就是盡孝了。」』樊遲說:「這是什麼意思呢?」孔子說:『父母在世的時候,要依一定的禮節侍奉他們,以盡孝道;當父母去世的時候,要依一定的禮制,辦理喪事,還要常常祭祀他們,以盡思慕之心。』 12/10(一)本週的秩序有一點亂,首先要告訴各位小朋友,因為你們的座位是這樣坐,第一:上課不要說話;第二:大家的腳不要碰到別人的桌子或碰到他人的腳等……,希望大家可以乖一點。另外,下次起來唸讀經,大家講大聲一點,勇敢一點喔,這個班級只有你認識的班上好友,沒有其他人,所以要大聲的唸喔。 ●為政第六則原文&翻譯 ●為政第七則原文&翻譯 ●為政第八則原文&翻譯 ●為政第九則原文&翻譯 ● 為政第十則原文&翻譯 ●為政第十一則原文&翻譯 12/17(一)今天班上吃錯藥了,太安靜了。原來老師發現了是有一位小朋友沒來的原因,所以才那麼安靜。今天班上大部份都很好,可能我真的會貼黑圈圈吧,乖一點喔。本週有座位表了,我會好好注意的。 ●為政第十二則原文&翻譯 ●為政第十三則原文&翻譯 ●為政第十四則原文&翻譯 ●為政第十五則原文&翻譯 ●為政第十六則原文&翻譯 ●為政第十七則原文&翻譯 12/24(一)本週小朋友大部份都很好,不過也一位小朋友(16號)可能妳真的很不配合大家喔,不要和人家吵架和說話喔。還有阿~~唸的時候不要一直在看老師在哪,你在唸,不覺得這很無意義嗎?重點是我站在後面都知道你們的一舉一動了,別以為這種作法是最聰明的,那就錯了。還有一位男同學請你不要一直說話,很吵。 ● 為政第十八則原文&翻譯 ● 為政第十九則原文&翻譯 ● 為政第二十則原文&翻譯 ● 為政第二十一則原文&翻譯 ●為政第二十二則原文&翻譯 12/31(一)本週是最後一次帶讀經嚕。一開始先復習以前教的,後來大家開始唸,唸的突中還是有少許人不專心。我最後把為政第二全部帶完,才帶遊戲。這是第二次問他們要玩什麼遊戲了,每次都沒人要回答,不回答就算了,竟然還有人想要〝自習〞 ●為政第二十三則原文&翻譯 ●為政第二十四則原文&翻譯 ,我看阿….老師自己也很想要你們自習,但全班做的到嗎?最後帶遊戲,因為班上舉手過半啦!後來請QQ老師帶我們玩『老師說』,大家玩的很開心,大家一起謝謝代班QQ老師嚕
。新年快樂
!